如果说“红色官窑”是醴陵作为“中国瓷城”辉煌一时并扬名中外的象征的话,那么,现在的醴陵,则已不可同日而语。
2001年,再造“毛瓷”成功,比当年的毛主席用瓷有过之而无不及,堪称珍品中的极品。
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安门、钓鱼台、联合国大厦等重要场所的专用瓷;馈赠外国首脑的礼品瓷;。
醴陵瓷器的“国瓷”地位已无人能撼!如果仅限于此,那么醴陵的“国瓷”形象还停留于过去的老“国瓷”,“新国瓷”的意义和内涵则要丰富得多:在“国瓷”形象深入人心的同时,其内涵得以充分的释放,深厚的“国瓷”文化底蕴和产业张力厚积薄发,“外向瓷”、“科技瓷”、“旅游瓷”等概念,被勤劳聪明的醴陵人演绎得丰富多彩。
如今,“新国瓷”、“新醴陵”正如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醴陵的瓷业逐渐发展成为湖南的标志性产业,醴陵被确定为湖南陶瓷工业基地,陶瓷科技工业园被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所有这些都有在激情的彰显醴陵瓷业新活力。
“新国瓷,新醴陵”的形象日益丰满,意味着陶瓷这一传统优势产业的“源发优势”得以充分彰显。
也正因为如此,醴陵瓷业发展牵动了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心。去年初,时任湖南省代省长、现任省长的周伯华同志率领省直15个厅局负责人,就如何落实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同志的批示,把醴陵陶瓷作为全省的陶瓷工业基地,并将陶瓷科技工业园列为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要求有关厅局重点扶持。
湖南省政府如此高规格的关注和支持,对醴陵来说,意义再明显不过了:如今,醴陵瓷业已不仅是醴陵瓷,还是湖南瓷,是“国瓷”,更是“新国瓷”。从这一点上说,醴陵的瓷业发展还有更精彩的重头戏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