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古瓷知识 > 古瓷鉴定五步骤

古瓷鉴定五步骤

作者:宋文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7-15

鉴定步骤一:古瓷釉光的秘密。一般瓷器,如果烧造的火候足,釉光自然就悦目可人,特别是经过几百年的蕴养,更是宝光熠熠,与新仿品那种刺眼的贼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这几年来,在香港有些人专门为陶瓷器上光,据说是用一种称为硅油的化学剂涂抹其上,以增加这些器物的卖相。

以前的古董界,怕新仿瓷器太亮,常以抛光方法,即用砂马铃薯或兽皮,将其摩擦,把亮度减低。这种作法,常在瓷器表面留下许多刮痕。

然而,古董界最崇尚的“真、精、新”,指的是精美如新的真品。这样的真品,自然要抹拭得如新的一样,才能卖高价。如果瓷器的釉光原来就不好,那变魔术也不能起死回生,使其光芒四射,所以说真不怕新,新不怕真。

鉴定步骤二:造型的变化。明初的碗器,底部总是较肥大,有一种下盘稳固的风范,圈足则外壁向下斜削,作了向上撑的搭配,更是相得益彰;明中期以后,碗器的外壁顺着开撇的口端下溜,到腰部稍凹,形成一个动感的弧度,而圈足常是直壁,把弧度更好地衬托出来——万历碗器便秉承这样的造型,掌握时手感颇佳,除了美感,也加强了实用价值,成为后代碗形的滥觞。

鉴定步骤三:口沿与圈足。明中期以前,景德镇的瓷土沿用附近麻仓地带所产的瓷坯,作为瓷器的胎,品质细腻精致,与釉结合紧密,因此器物坚固,很少耗损。但至明末,麻仓土用尽,只好以别地区的瓷土作胎,在烧制时便发生胎釉结合不佳的情况。器物口沿由于流釉关系,缩釉的现象便很明显,就像这个大碗,口沿有如虫咬,满是斑斑驳驳的小窟窿,在陶瓷界称其为蟑螂咬口,这是明末清初过渡时期的瓷器常出现的缺陷。无怪乎万历末期及清初,制瓷工匠总喜欢在器物口沿上一层褐色铁质的护胎釉,以防釉浆脱落。

圈足方面,明末的修胎流为草率,除了足外壁有层层垂直的刮痕,底足内常有明显的以竹刀修胎留下的辐射状跳刀痕,而且圈足与碗壁交接处,不论里外,都可以看到似蟑螂咬过的小洞洞。圈足露胎处有第二次氧化的火石红斑,这都是明末器物圈足的“注册商标”。

鉴定步骤四:青花料的比例。明末从嘉靖始,便从西域运来回青料,再配以江西的石子青,作为青花的色料。回青料的比例若稍高,则青花便呈色鲜艳幽箐;若石子青用多了,呈色便灰蓝。由于回青价昂,所以到了万历末至天启时,多用石子青描绘纹饰。这件大碗的青花明亮活泼,可见是万历初的器物。

鉴定步骤五:单线平涂与分水法。明中期特别是正德到嘉靖以后,瓷器上纹饰的描绘手法由勾勒渲染转向单线平涂,即把纹饰的轮廊用线条绘出,再填上青花色,因此常有上色超出轮廓用线的情况。到了万历时,描绘的技巧更上一层楼,工匠们在单线平涂的基础上,掌握了分水法的技术,用青花色更形象、更具层次地把人物、花草写得栩栩如生,其中应用了中国水墨画里墨分五色的手法,把单一的青花色,也画出多层色阶,深浅有致,纹理娇翠欲滴。

用分水绘就的各种皴法,到了清代康熙时更是发扬光大,使得青花瓷更加载誉海内外,为古董界人士多年来珍而藏之、争相竞购的品种。这种分水法,在这个大碗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的衣服涂色一笔而就,挥洒而成“一条衣”,其中绉摺纷陈,衣袂飘扬,达到人物写意画的最高境界;而梅花边饰就显然带了单线平涂的余韵,表现出万历瓷器从明中过渡到明末的画风。

分享到:

分享到:

商周时期就有瓷器出现


我国商周时期便有瓷器出现,一般来说,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商周...更多>>

陶瓷名家CERAMIC COMMON SENSE

陶瓷名家毕德芳


毕德芳:陶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女,原籍安徽省歙县,1946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一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毕伯涛为...更多>>

陶瓷名家周国桢


周国桢,教授。现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理事)。1931年生,湖南安仁县人。先...更多>>

陶瓷常识CERAMIC COMMON SENSE

正确清洗陶瓷餐具的方法


陶瓷餐具上残剩的食物倒入垃圾或废弃物桶后,用水冲一下,使餐具上的食物残渣得到较好的清除。餐具洗涤剂必须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