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古瓷知识 > 元青花瓷的特点

元青花瓷的特点

作者:宋文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4-16

一、元青花的胎

从现存的元青花大型器物的底部或残器的断面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元青花的胎色不够洁白,胎质较粗并有细小的气孔或称“砂眼”。这是因为元青花瓷器虽然胎内增加了氧化铝的成份,提高了烧成温度,但是瓷化程度还是不够,胎质也不如清代细腻。从而说明了元瓷制作时胎泥淘炼不够精细。多数器物底部露胎不施釉,采用垫砂支烧的方法,烧成后即形成所谓的砂底。砂底的边缘常出现粘砂或铁质斑点。较少的器物由于胎土内的铁质,在器物露胎部位经烧结后呈氧化铁红色,俗称“火石红”。也有的是工匠有意涂刷盘底而成较浅谈的铁红色砂底,并带有轮旋的旋纹。在成型上,元时的瓶、罐之类是分段制胎,然后再用胎泥粘合而成,粘接处器表往往突起,给人以不平之感,器里的底、腹、口的胎体接痕处表现得更加明显。一般器物的足边不规整,有弯曲现象,说明元代制胎时不讲究修坯,因此显得成型工艺较粗糙。但也有精致的小型器物,胎质显得洁白细腻。碗底部胎较厚重,大罐底部多为宽圈足,不规整,底中心有较浅的螺纹痕迹。足内露胎,中心微微突起,俗称“脐”状,实为拉坯痕迹。

二、元青花的釉

元青花瓷的地釉,总的观感为青白釉和卵白釉两种。青白釉青白的程度并不一致,有的白中泛点青,有的较白,有的偏青,这大概是由于釉中钙、钠、钾的含量的比例关系及窑火中的温度影响所致。属于青白釉范围的青花纹饰,多为进口钴料绘制。青花地釉为卵白釉者,釉面深厚,不透亮,较光润,多用国产钴料绘纹饰。元青花器体釉面基本较平。大型琢器在胎体粘结处的釉面微微凸起。器里口部的釉厚薄不匀,釉薄处显米黄色。从残器看,瓶的颈部以下器腹内无釉,瓶、罐的底部或高足杯、碗的足内常见一块块的釉斑,每块釉斑周围或足边及缩釉处等都呈现出火石红色的边线。器物口边有的有毛边现象(即小气泡破裂状)。器表有的釉面有缩釉现象,但不严重,属于少数现象。

三、元青花的呈色

总的观感有二种色调:一种呈灰蓝,较浅淡;一种呈深蓝,艳丽。传统的概念,呈灰蓝者为国产料,呈蓝艳者为进口料。国产钴料画的青花纹饰呈色灰蓝,黑褐色的斑点较少,如含锰过高时青花纹饰呈色蓝中泛点红感。进口钴料画的青花纹饰呈色浓艳深沉,并带有紫褐色或黑褐色的斑点,有的黑褐色的斑点显现“锡光”。“锡光”是在黑褐色斑点中出现的一种自然光泽,并有凹凸感。是由于青花原料在高温烧制过程中与釉溶化时,根据窑内的气氛而起的变化。现代仿制的元青花中也有“锡光”出现,但观察仿品的“锡光”仿佛是一块银灰色片贴敷于蓝黑色斑点之上,有的斑点也较密集,给人僵硬之感。无论是国产料或进口料,受窑温影响,整体的青花纹饰色调也有深浅的变化。

分享到:

分享到:

商周时期就有瓷器出现


我国商周时期便有瓷器出现,一般来说,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商周...更多>>

陶瓷名家CERAMIC COMMON SENSE

陶瓷名家毕德芳


毕德芳:陶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女,原籍安徽省歙县,1946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一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毕伯涛为...更多>>

陶瓷名家周国桢


周国桢,教授。现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理事)。1931年生,湖南安仁县人。先...更多>>

陶瓷常识CERAMIC COMMON SENSE

正确清洗陶瓷餐具的方法


陶瓷餐具上残剩的食物倒入垃圾或废弃物桶后,用水冲一下,使餐具上的食物残渣得到较好的清除。餐具洗涤剂必须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