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胎是唐代陶瓷业中的一个新工艺,唐代以前尚未出现。所谓绞胎,是用白褐两种色调的瓷土相间揉合在一起,然后拉坯成型,胎上即具有白褐相间的类似木纹的纹理。这种纹理变化多端,上釉焙烧即成绞胎瓷器。
陕西、河南两省的唐墓都出土过这类器物,有杯、盌、三足小盘、长方形小枕等。杯多小型,有的杯身稍高,有的较浅。盌有唐代习见的弦纹盌,口外撇,盌身浅而近于垂直,盌身中部凸起一条弦纹,圈足。三足小盘为浅式,盘口沿平折,盘底坦平,下有三个矮小的乳足。
长方形小枕为晚唐五代流行的式样。其制法大致是把制好的绞胎坯泥,切成薄片,然后粘合成形,(底部一般都不用绞胎)阴干后将四角修圆,在背面挖一个圆孔,最后施釉装坯入窑烧成。绞胎瓷器的制作工艺比一般色釉瓷器繁复。绞胎瓷器之中还有一种小枕,枕面上绞出三组圆形的团花,成等边三角形在枕面上,三组团花大体相同,构成一幅装饰性很强的图案。这种绞胎似是模仿漆器的犀毗工艺。绞胎枕传世品较多,流散到国外的也不少。
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件,枕面也为三组团花,枕底刻“杜家花枕”四字。国内还有一件,底刻“裴家花枕”四字。可知唐代这类瓷枕叫做“花枕”。据此又可知,当时有专门从事生产花枕的作坊,而且出现了“杜”“裴”等名家。1978年故宫博物院在巩县窑址采集到一件花枕的残片,是素烧坯,据此可知花枕是先素烧,烧出的正品再上袖。从残片断面看,绞胎团花只占枕面厚度的三分之一,三分之二为白胎,很象木器的包镶做法,表面用贵重木料包镶,里面衬以次料。巩县烧花枕已经有了物证,但“杜家花枕”和“裴家花枕”作坊是否就在今巩县地区,目前还缺乏证实的资料,有待于来日了。
绞胎瓷器历来出土的只有上述各类器物。1972年陕西乾县唐懿德太子墓出土了一件绞胎骑马俑,人马全部是绞胎,这是目前绝无仅有的一件绞胎瓷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