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青瓷:青瓷是隋代瓷器生产的主要产品,隋代青瓷一般是在还原焰中烧成,但釉色不稳定,说明它的窑炉结构有待改进,使用还原焰烧成技术还不成熟。
在南方和北方均有青瓷瓷窑发现,例如,河南安阳窑、巩县窑,河北磁县贾壁村窑,安徽淮南窑,湖南湘阴窑等。
瓷质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胎质较细腻,瓷化程度良好;另一类颗粒较粗,瓷化程度较差。隋代青瓷基本上继承了南北朝时期的造型,常见器物有:碗、盘、杯、盂、壶、尊、坛、罐、缸、灯、盆、烛台等日常生活用具。此外,还创制了许多新的器型,例如盘口四系瓶,盘口外撇,长颈,颈肩交界处贴附四系(或二系),椭圆腹,平底,形式美观。
唐代青瓷:唐代青瓷以越窑和长沙窑最为着名。
唐代早期越窑瓷器胎体呈淡灰色,紧密坚致;釉汁很薄,均匀缜密,温润似玉,青绿色,有的略闪黄。器型还有隋代的风格,立型器多瘦高,碗多大口浅腹,口、腹垂直,下腹斜折内收,平底。
唐中晚期的越窑瓷,胎体比以前更致密,灰白色,釉面匀净光润,有鳝鱼黄、淡青和青绿等色,通体施满釉。这时的碗、盘多撇口,底足宽矮,像玉璧,中间小圆内凹中施釉。底足有三、五、七个不等的方形或条形支钉痕。
晚唐时出现了荷叶式或花口式盘和碗,瓷器装饰以光素为主,也有划、刻、堆贴和镂空纹饰的,以划花为多,常见纹饰是花乌、水草和人物等。
长沙窑主要生产一些生活及文房用品,此外还有玩具、瓷俑等,种类很多。长沙窑瓷胎细密坚致,瓷化程度较高,胎色有灰白、灰黄、青灰、灰红及肉红;釉面润泽,以青色为主,也有蓝、绿、酱、褐、黄等颜色。装饰品种极为丰富,有釉下彩斑、釉下彩绘、印花、贴花、贴花彩斑、刻划、雕刻、镂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