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古瓷知识 > 珐琅彩瓷的相关知识及辨识要领

珐琅彩瓷的相关知识及辨识要领

作者:宋文慧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4-06-14

在康熙朝,珐琅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其胎并非本朝所制,实际年代要早于康熙朝。胎质略显粗糙,没有本朝的细腻。其时,多在器物的外壁未上釉处,施以黄、蓝、红、豆绿、绛紫等彩料作地。上用珐琅彩彩绘。题材以缠枝花卉为主,但绝没有鸟,有花无鸟,更不见山水人物。在花朵中有时会填写一些文字,如“万寿”、“长春”之类的吉祥语。文字以篆书为主。由于彩料较厚,有堆料凸起之感,放大镜下可看到彩面上有细小的冰裂纹。康熙朝也有在宜兴紫砂胎上绘珐琅彩的制品。康熙40年后才有款,款识多用蓝彩料,或是用胭脂红彩料来书写楷书“康熙御制”四字堆料款,加双方框。也有少数例外,用刻字阴文款。

雍正早期有少数仍延用康熙的在色地上绘彩,但绝大多数已改用在白釉上绘彩。因此白釉画珐琅自雍正起才有。彩料也自雍正起采用国产料,改变了康熙只用进口料、色彩单调的局面。在绘画上雍正朝也有很大突破。改变了康熙时只画花卉、有花无鸟的单调图式。在题材上花鸟、竹石、山水等各种图式都有,并配以诗文,将诗书画融为一体。雍正朝珐琅瓷的款识有如下几种:用蓝料堆凸图章款的有两种,书写“雍正年制”的使用仿宋体;书写“雍正御制”的使用楷书体。此外,有“大清雍正年制”6字款,也有两种:一种用蓝料;一种用青花。

乾隆朝珐琅彩则融会了前两朝的特点,并形成了所谓“五彩珐琅”。绘画题材进一步扩大,除前两朝的题材外,并多见人物和仙山楼阁的题材,而且绘画、装饰多出现西洋韵味。与雍正的松散画法不同,乾隆时文饰堆砌,画面繁复而满。还开发出一种锦地花卉(即用细针在瓷胎上画出暗纹花卉,形成锦地),让画面出现双层效果。款识主要是在白地上书“乾隆年制”的4字蓝料图章款,也有少数赭色料款。但在一些小器上则无边框,有蓝料,也有少数用红彩。也有在松石绿地上书“大清乾隆年制”6字款或“乾隆年制”4字款。

严格说来珐琅彩瓷的烧造,终止于乾隆朝后期。但在民国时期出现了一批仿烧的珐琅彩瓷。这批仿烧瓷,最流行的是模仿曾任康雍乾三朝宫廷画师的郎士宁的画风。模仿他的以西洋写实风格和透视之法所画出的人物和鸟兽画。这些瓷品一般工艺水平较高。多为薄胎瓷器,彩绘工细,色泽艳丽,艺术格调较高(当然,这里也不光是仿珐琅彩瓷,也包括其他的五彩和粉彩瓷)。辨识民国仿品,可从其胎釉和彩料入手去辨别。这个时期的仿品,大部分瓷器的胎釉都具有晚清民国时期的明显特征。即胎面不够光滑均匀,胎质较疏松。釉薄色白。民国与清代珐琅彩瓷,所用的彩料也不同。除少数外,大部分都是使用粉彩料。既有类似康雍乾粉彩的彩料,也有色浓厚的“重工粉彩”料,或浅绛粉彩料。根据这些差异,仔细辨别,还是可分出是非来的。

现代仿品较之民国又要差一个档次。做工粗糙,绘画死板,缺少灵气。不少仿器用灌浆模制,分量较轻;而民国时期是用拉坯制作,分量较重。

分享到:

分享到:

商周时期就有瓷器出现


我国商周时期便有瓷器出现,一般来说,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商周...更多>>

陶瓷名家CERAMIC COMMON SENSE

陶瓷名家毕德芳


毕德芳:陶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女,原籍安徽省歙县,1946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一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毕伯涛为...更多>>

陶瓷名家周国桢


周国桢,教授。现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理事)。1931年生,湖南安仁县人。先...更多>>

陶瓷常识CERAMIC COMMON SENSE

正确清洗陶瓷餐具的方法


陶瓷餐具上残剩的食物倒入垃圾或废弃物桶后,用水冲一下,使餐具上的食物残渣得到较好的清除。餐具洗涤剂必须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