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古瓷知识 > 古瓷鉴定基本知识

古瓷鉴定基本知识

作者:吉祥草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6-10

古瓷鉴定是文物鉴定中的重要内容。文物鉴定随着文物的收藏而产生。据战国《周礼》记载:周代"春官之职,掌祖庙之收藏,凡国之玉镇大宝藏焉。《晋书·张华传》记载,元康五年十月武库失火,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履尽焚焉。可见最迟在我国封建社会初期,历代的宫室、武库和庙宇,就是收藏、陈设祭器、法器及奇珍异宝的场所。并很快出现了私人对文物的搜集收藏。到宋代,收藏文物已成了朝野的风尚。宋元佑初年(约1086年)哲宗皇帝,收藏夏、商、周三代古物和秦汉器物数达万余。十二世纪初宋室建有稽古、情古、尚古等阁,以藏古玉、印玺、鼎彝、礼器、法书、名画、文物考释、鉴赏的专着也相继刊行。如北宋王黼等着的《宣和博古图》、元佑七年(1092年)吕大临着的《考古图》、欧阳修的《集古录》、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薛尚功的《钟鼎彝器款识》等,都是当时着名的考古着录,文物鉴定的专家也不断涌现。明、清时,搜求、鉴赏文物的风尚更盛。

对古瓷的收藏要晚于对古玉、印玺、青铜器、图书、书画等文物的收藏。唐、宋时,我国瓷业空前兴旺发达,南北名窑辈出,制瓷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产品丰富精美。瓷器不仅成为"天下无贵贱通用之"的生活必需品,而且赢得了帝王、臣、庶的喜爱,并进了收藏文物的宝库了。如唐代邢窑类银、类雪的白瓷,雍容华贵、斑烂淋漓的唐三彩;五代越窑的"秘色瓷";宋代滋润如玉的官窑瓷,莹如堆脂的汝窑粉青瓷,艳如朝霞的钧窑红花釉瓷,美如琼玖的景德镇影青瓷等都是当时收藏、鉴赏家们蓄意搜寻的珍品,又因瓷器的产量大,流传范围广,又具有历史犹新的物、化性能,所以它很快就成为社会收藏最广泛、最多的文物了。也因此古瓷鉴定、鉴赏的着录和专家较多,如明曹昭《格古要论》,王世懋《窥天外乘》,高濂《遵生八笺》、张应文《清秘藏》,黄一正《事物绀珠》,谷应泰《博物要览》,陈眉公《妮古瓷》,屠隆《考盘馀事》,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等都有专门的篇幅,随着"博雅好古"之风甚盛和古瓷贸易的兴起,至清代到民国,有关专着则不断问世了,如清蓝浦《景德镇陶录》,《南窑笔记》(无名氏)吴骞《阳羡名陶录》,梁同书《古铜瓷器考·古窑器考》,朱琰《陶说》,寂园叟《陶雅》,程哲《窑器谈》等。民国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赵汝珍《古玩指南·瓷器》,邵蛰民《增补古今瓷源流考》杨歗谷《古月轩瓷考》,向焯《景德镇陶业纪事》郭葆昌《瓷器概说》,吴仁敬、辛安潮《中国陶瓷史》《绘瓷学》,江思清《景德镇瓷业史》,张斐然《江西陶瓷沿革》,陈万里《瓷器与浙江》等都是影响较大的说瓷专着,但旧时对古瓷的收藏和鉴定,多一家一氏的欣赏珍玩,或是为古董商搜集古瓷以牟暴利的。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与关怀下,文博事业蓬勃发展起来,对古瓷的考古、研究、征集、收藏陈列等都有了专门的队伍和部门,1980年成立的中国古陶瓷、古外销陶瓷研究会的会员已达三百余人,其中许多着名的古陶瓷研究学者本身就是古瓷鉴定的专家,他们发表的古瓷鉴定的着作也很多;可以说,古瓷鉴定已在前人着录的基础上,不断地丰富、完善、提高了,并逐渐形成一门专门的学问。

分享到:

分享到:

商周时期就有瓷器出现


我国商周时期便有瓷器出现,一般来说,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商周...更多>>

陶瓷名家CERAMIC COMMON SENSE

陶瓷名家毕德芳


毕德芳:陶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女,原籍安徽省歙县,1946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一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毕伯涛为...更多>>

陶瓷名家周国桢


周国桢,教授。现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理事)。1931年生,湖南安仁县人。先...更多>>

陶瓷常识CERAMIC COMMON SENSE

正确清洗陶瓷餐具的方法


陶瓷餐具上残剩的食物倒入垃圾或废弃物桶后,用水冲一下,使餐具上的食物残渣得到较好的清除。餐具洗涤剂必须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