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主页 > 陶瓷历史 > 周代陶器西周陶器介绍

西周陶器介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07-04

西周陶器的品种与形制特征,以平底袋状三足器和圈足器居多。虽然随着制陶工艺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各地日用陶器的品种与形制之间的共性更为突出,但是各地西周陶器的地方特性依然相当明显。作为西周统治中心区域的中原地区西周陶器,是在承袭当地早周的制陶工艺,并吸收和融合了商代晚期商王朝统治区域内的制陶工艺发展而来。陶质仍以砂质和泥质灰陶数量较多,并有一些砂质红陶、泥质红陶与黑陶(包括黑皮陶)。陶器仍以轮制为主。西周日用陶器的器类品种却较商代有所减少,制作工艺也逊于商代,这可能与西周时期奴隶主日常生活中使用数量较多的青铜器、原始瓷器和漆器等器皿有关。

西周时期陶器,主要有鬲、甗、瓮、罍、盆、豆、簋、钵、罐、盘等10余种。器表多满饰绳纹,并兼施一些划纹、弦纹、三角纹、曲折纹与附加堆纹。只有部分素面磨光的陶器表面,才施用一些云雷纹、回纹、曲折纹等图案组成的条带纹装饰。

器类,炊器有鬲、赢、甑。鬲多为敛口、卷沿、方唇、深腹、圆鼓、弧形裆、矮袋状足形。甗为敛口、卷沿、方唇、深腹、细腰、矮袋状足形。甑为敛口、深腹、平底并带有镂孔。

食器有簋、豆。簋为大敞口、折沿、浅盘、斜壁、略鼓、圜底、喇叭形、下加圈足。豆为敞口、浅盘、喇叭形座。

盛储器有罍、罐、瓮、盆。罍为小口、短颈、圆肩或折肩或加双耳、深腹略鼓、平底。瓮为小口、卷沿、深腹、圆鼓、平底。盆为大口、宽沿、浅腹、略鼓、平底。另有极少量盉、爵、器盖和盘等。

由于地域不同,各地的西周陶器还有着明显的地方差别:

陕西岐山、扶风一带的周原和西安附近的丰镐,是西周先后建都的地方,这里的西周陶器主要是砂质与泥质灰陶,器表以饰绳纹为多,并有一些弦纹与划纹。器形有鬲、簋、罐、觑、豆、壶、罍等。陶鬲多为敛口、卷沿、深腹略鼓、矮袋足形,并有夹角裆、尖锥状足鬲,夹角裆、锥状足双耳鬲,弧形裆、尖锥状足鬲,夹角裆、尖乳头状足鬲,扁圆腹、弧形裆或近平裆、乳头状足鬲和腹部带有对称的鸡冠形扉牙的所谓“瘪”裆陶鬲等。甗很少。豆有敞口、浅盘、圈足豆和直口、折沿、浅盘、喇叭形座豆两种。簋为大敞口、深腹、略鼓、圜底下附圈足。罐有小口、卷沿、深腹、圆鼓、大平底罐和圆折腹、小平底罐两种。盉为敛口、折沿、折腹、平底。陶壶为小口、长颈、深腹、平底。陶晷为小口、鼓腹、圜底、下加圈足。陶簋为大敞口、斜壁、圜底、下加圈足。

河南地区的西周陶器,以鬲、甗、瓮、罍、豆和盆的数量较多。鬲多为敛口、卷沿、深腹略鼓、夹角或弧形裆,锥状平足尖或乳头状足尖。瓶为大口、细腰、裆部和袋足与同期陶鬲相同。瓮为小口、短颈、圆肩、深腹略鼓、平底。罍形似瓮,但多为折肩或加双鼻。豆为大口、折沿、圜底、喇叭形座。簋为大口、折沿、深腹略鼓、圜底、圈足。还有一些大口、深腹、平底盆。从这些西周的陶器形制看,显然承袭了当地商代晚期的陶器形制发展而来。虽然有些陶器和陕西关中地区的同类陶器有些接近,但具有一些明显的地方特征。

分享到:

分享到:

商周时期就有瓷器出现


我国商周时期便有瓷器出现,一般来说,早期的瓷器都是青瓷。商周...更多>>

陶瓷名家CERAMIC COMMON SENSE

陶瓷名家毕德芳


毕德芳:陶瓷世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女,原籍安徽省歙县,1946年1月出生于景德镇一陶瓷美术世家。其祖父毕伯涛为...更多>>

陶瓷名家周国桢


周国桢,教授。现代景德镇的陶瓷美术家,雕塑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第四届理事)。1931年生,湖南安仁县人。先...更多>>

陶瓷常识CERAMIC COMMON SENSE

正确清洗陶瓷餐具的方法


陶瓷餐具上残剩的食物倒入垃圾或废弃物桶后,用水冲一下,使餐具上的食物残渣得到较好的清除。餐具洗涤剂必须是...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