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戏纹是瓷器装饰的典型纹样之一,以儿童游戏为装饰题材,故称婴戏纹。最早见于唐代长沙窑瓷器,有釉下褐绿彩婴戏莲纹。入宋以后陕西耀州窑、河北定窑、磁州窑、山西介休窑、江西景德镇窑、广西容县窑等南北瓷窑均喜用婴戏纹作瓷器装饰。表现方法有刻花、印花和绘画,画面有耍戏花、婴戏球、婴戏鸭、婴戏鹿、还有荡船、骑竹马、钓鱼、放爆竹、抽陀螺、蹴鞠等,以婴戏花画面居多。磁州窑釉下彩绘婴戏纹最富表现力,儿童的娇憨之态表现得十分传神。如1954年河北邢台宋墓出土磁州窑白地黑花蹴鞠纹枕。明清瓷器装饰中,婴戏纹更为盛行,画面更加丰富多彩,人数也增多,以十六子和百子最典型。明成化斗彩婴戏纹杯,描绘两个孩童放风筝的场面;明正德、嘉靖朝的婴戏纹碗,是当时青花瓷的代表作。清代瓷器上婴戏纹的表现技法有青花、五彩、珐琅彩、粉彩等,多描绘富贵子弟的游戏场面,如点彩灯、骑马做官、舞龙等,民间色彩已经淡薄。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