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地湾一期和师赵村一期彩陶
大地湾一期和师赵村一期在时间上先后继承,彩陶纹饰上也大体相同。通常是在圜底钵、三足钵、圈足碗等陶器的口沿外侧绘一道两三厘米宽的棕红色带纹。通俗地说,就是在碗口外面画了一圈颜色。所不同的是,大地湾一期多为棕红彩,师赵村一期多为黑彩。有的在器口内侧也画一圈较窄的红色带纹,还有少量彩陶在内壁上绘有简单的点、圈、直线、弧线等纹饰。
此期彩陶纹饰简单,属彩陶初创期。但不要小看这简单的带状纹,它的意义在于:这是生活在我国大地上的原始先民创造的迄今所知最早的彩陶艺术,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批用笔创作的美术作品。他们第一次使用软笔,第一次使用颜料在曲面上绘画。我们不知道原始先民在陶器上作画的最初动因,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在陶器上彩绘是为了满足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二、仰韶文化彩陶
仰韶文化是中国第一个考古学文化名称,由瑞典学者安特生主持并命名的,其分布范围涉及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甘肃、青海等地。仰韶文化经历了长达2000年的发展,其器型纹饰也在发生着变化。考古学界通常把仰韶文化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早期称半坡类型,中期称庙底沟类型,晚期称半坡上层类型(西王村类型)或半坡晚期。甘肃大地湾遗址也出土了很多仰韶文化类型彩陶。由于发掘面积大,出土文物丰富且有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具备文化命名条件,因此学界主张把该地区的仰韶文化早、中、晚三期分别称为大地湾二、三、四期。
1、仰韶文化早期彩陶
仰韶文化早期彩陶较之大地湾一期有了长足进步。如果把大地湾一期比作婴儿,仰韶早期便成长为少年。彩陶比例增多,器型更复杂,制作更加精细,图案更加丰富。
主要特征是:细泥红陶黑彩。纹饰主要有原始的宽带纹,由点直线弧线构成的几何纹、鱼纹和变形鱼纹。饰彩器型多为生活常用器,以盆钵最多。
仰韶文化早期的鱼纹是我国最早的仿生绘画。那时先民的居住环境气候温和,植被茂盛,河沼众多。先民经营农业的同时兼营畜牧渔猎。他们捕鱼养猪,经常接触和观察这些动物的活动和特征,或许这样鲜活的场面反复出现激发了先民的创作灵感,才把这些作为创作的素材画到常用的陶器上。鱼纹作为最常见的一个主题纹饰,自始至终存在于仰韶文化中,其发展变化规律是初期的生动具象,越往后越简单抽象。鱼纹壶上面的鱼,曲线柔美,生动形象,宛如鱼在水中游。猪面纹细颈壶,造型优美,想象大胆,构图巧妙,抽象传神。很难想象这些都是六七千年前原始人的创作。
2、仰韶文化中期彩陶
仰韶文化中期彩陶相对于仰韶早期彩陶更加成熟,彩陶比例增多,器型变大,纹饰更丰富。
主要特征是:胎体以细泥红陶为主,少量黄陶平底器型占了绝对优势;彩绘黑彩为主,偶有红彩、白彩。开始出现红色和白色陶衣,饰彩部位由中上部扩大到下部;纹饰方面曲线纹大幅增加,初期的直线纹已极少见。几何纹和变形植物纹成为主要纹饰;豫陕地区出现了比较生动的具象鸟纹,而甘青地区少见具象动物纹,只有少量变形鱼纹。
仰韶文化中期还出土了一件国宝级人头型器口瓶。人物短发刘海,面部造型准确,比例协调,身着抽象纹饰,含义未知。她也许就是当时母系社会的氏族首领或者祖先形象。似乎在向我们昭示,祖先崇拜正在图腾崇拜中萌芽。
仰韶文化中期彩陶纹饰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摈弃了相对生硬呆板的直线纹,代之以曲线,生机盎然而又不过分张扬。如果把彩陶的整个发展过程比作一个成长中的苹果,那么,仰韶中期彩陶虽然还略带一点青涩,但已经进入了成熟期。
3、仰韶文化晚期彩陶
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发展进入了一个阶段性的低潮。就仰韶文化自身来讲,已经趋于衰落。豫陕晋地区的仰韶文化晚期彩陶(如仰韶文化西王村类型)数量明显减少,纹饰简略疏朗,施彩部位上移,多在上腹和盆沿着彩。这说明此地区居民心目中彩陶的地位在慢慢下降,人们似乎不再钟情于彩陶。再向后发展到庙底沟二期(时间相当于龙山文化早期)彩陶已经极罕见了。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甘青地区的彩陶。虽然在这个时期甘肃青海地区出土的陶器中,彩陶的比例也在下降,但是彩陶的艺术创作并未衰微。经济的落后与交通的闭塞使这个地区的彩陶艺术顽强地生存下来,在地方文化观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蝉变为一个新的文化——马家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