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它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古瓷在商品社会里既是一种特殊商品,又是一种财富,并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升值,其中精美的稀少精品,更被视同珍宝,出于崇古与牟利思想,自明代以来,仿制、伪造古瓷的现象从未间断。近20多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沉寂多年的民间收藏日益复苏,制作古瓷之风愈演愈烈,这不仅给正常的陶瓷市场秩序带来了无穷的困扰和危害,对收藏爱好者造成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更有甚者,它还不可挽回地败坏了中国古瓷优秀传统艺术的美誉。
虽然目前市场上仿古瓷名目繁多,但也能看出些端倪,从这林林总总的“新、假、破”中,我们依照其制作水平,大致可以分为臆造型、模拟型、复制型三种不同形式。
第一,臆造型。臆造型仿古瓷的特点是无形无神。由于它属想当然制作,东拼西凑、张冠李戴、质量较差。其造型古怪、装饰别扭、款识稀见、工艺粗糙,给人以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但此类瓷器容易让初学者上当,加上出售者又抛出一些“这种东西难得、少见”,或“连国内几家大博物馆都没有”,“怕你也看不懂”等诱人或激将的话语,以诱人耳目。
第二,模拟型。这类仿古瓷的特点是有形无神。由于它系根据图片制作,不仅形象一样,而且连尺寸大小都一致,质量尚好。但这对那些爱好钻研书本按图索骥的人来说,尤易受骗上当。加上出售者又拿出书本信誓旦旦,使人深信不疑。但这类瓷器的底足、釉质等不过关,常常缺乏旧器本有的韵味。
第三类是复制型,“高仿品”,新名词叫“克隆瓷”。这种仿古瓷有形有神,由于它不仅对照实物,请专家分头合作精工细作制成,而且还有一道专门作旧的工序,故惟妙惟肖,几乎可以乱真。出售者除炮制一套生动的流传故事外,还送上一本高价拍卖成交的图录,以此来引诱那些贪心暴利的大款或占有欲较强的大收藏家上钩。
实践证明,再好的作伪高手,也会存在缺点和破绽,只要我们在鉴定时冷静仔细、全面分析就能识破,另外,鉴定者的多识广,还有平时的比较总结也至关重要。由此,我们大致从造型、绘画、胎釉、款识、工艺等方面,总结出了五个“不能要”即:器型不规整、古里古怪的不能要;绘画看上去不顺眼的不能要;胎体分量太重或太轻的不能要;釉面光泽太亮的不能要;款字书法不像样的不能要。除此之外,还有瓷器扣击的声音,器身接口等也能对其作出初步鉴别。
总之,中国古陶瓷鉴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多边学科,在今天科技高度发展的时代,现代科学仪器已经可以从胎质和釉面的化学成分方面,给出瓷器烧成年代的参考值,但器物的造型、纹饰、胎釉、款识、工艺等还是未能有所突破。从某种意义上说,实物标本室比科学数据库更为重要。正如俗话所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真假一对比,假货就立即露出原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