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釉,釉色深沉,釉面光润,釉中无龟裂纹理,不甚透明,不流釉,不脱口,不开片。它以铜为呈色剂,用普通制釉原料,加入釉灰、氧化锡,生坯挂釉,高温还原烧成。有的祭红釉料配制时,还往往将黄金、珊瑚、玛瑙、玉石等珍贵之物碾成粉末掺入其中,不惜工本。祭红釉是利用铜在还原气氛下呈现红色烧制而成,但这种生产气氛不易控制,因而十分名贵,明中晚期曾一度失传,至清代才恢复烧造,色泽更加艳丽、多样。当代祭红烧制精品不多,而且烧制数量本身就大量减少,在烧制祭红釉的厂家里景德镇宝瓷林瓷业有限公司的产品算的上时精品之作了。他们的祭红产品参加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展览。
一,祭红的特点之一是没有裂纹,热稳定性较好,不但能够装饰陈设瓷,而且还能装饰餐具,茶具、酒具等坯体很薄的日用瓷。祭红的这一特点,就使它在配方和化学组成要求祭红釉的膨胀系数比较小。碱金属钾、钠的氧化物在釉料中含量的多少是使铜呈现红色的主要因素,所以祭红釉料中这样膨胀系数大的氧化物较少。氧化钾和氧化钠的膨胀系数较大,在釉料中的含量达到一定数量,就会使釉的膨胀系数增大而出现裂纹,含量再多就会出现更多的裂纹,成为纹片釉。纹片釉如钧红和郎窑红遍身布满裂纹,制品极易破碎,故此,采用加厚坯胎的方法来防止制品破裂。历史以来,铜红釉的制品(包括钧红、郎窑红、玫瑰紫、宋均花釉以及各种窑变花釉),除祭红和美人醉外,它们的坯体都很厚,十分笨重,只适宜装饰厚胎的陈设瓷。正如前面所讲,由于祭红不允许有裂纹出现,就限制了有利于铜红呈色而膨胀系数较大的氧化钾和氧化钠的含量,相应就增加了不利于铜红呈色而膨胀系数小的其它氧化物的含量。故此,配制美丽的祭红釉就显得比钧红、郎窑红多了一个相互矛盾的难题。
二,祭红的特点之二是釉面不流。因为釉面不流,故而不脱口,口项与底坝才能出现美丽的灯草边;因为釉面不流,故而坝子不粘垫饼,不需要磨坝子,故而坯胎可以较薄。也因为釉面不流,说明釉料的熔融和玻化程度不够;可以认为,祭红釉在它坯体成熟温度时,没有得到充分熔融,它的特点与烧成条件使它不能达到像玻璃一样的均一组织,而是玻璃质与晶体的混合体。有人用偏光显微镜在无上偏光镜(分析镜)的情况下,进行薄片观察所证实。观察发现釉层中有大小不等的气泡,除此之外,未见异物,即使放大900倍也未发现可见的晶体存在。据文献介绍,有人对铜红玻璃进行了研究,摸索出了铜红玻璃呈色的规律,认为铜红呈色机理是玻璃熔体化学热力学与过饱和熔体相分离的动力学问题。铜红釉与钢红玻璃的呈色机理应该是一致的,呈色条件也应该相似。要形成最佳的铜红釉,它不但与釉科的组成有关而且还要求充分的还原气氛,适当的窑内压力和使釉料充分熔融与玻化的烧成温度。这几个条件都能充分的满足,就能制得最佳的铜红釉制晶。因要求祭红不流,故此烧成温度比钧红和郎窑红低45℃至50℃,熔融和玻化程度,也不如钧红和郎窑红。故此,祭红比钧红,郎窑红又多出一个困难因素。
三,祭红的特点之三,是工艺处理使得它呈现更悦目的血红色调。在工艺处理上,如钧红与郎窑红的共同特点是烧成前釉层很厚,要求厚度1.5-2.5mm,釉料在烧成过程中流动性大,成瓷后的厚度却也只有0.2-0.3mm,釉面透亮,可照见人影,具有玻璃一样的光泽.为何要施如此之厚的釉层?色釉工人是从生产实践中摸索出来的。这是因为铜红釉表层在烧成过程中易被氧化,而在烧成后期的成瓷阶段,表层流到下面垫饼上,从而保护了内层红色钓形成。而祭红的釉层较薄,只有钧红和郎窑红的三分之一。故此,因祭红釉层厚度要求严格,比钧红、郎红就失去了一个较为有利的因素。再者,钧红釉是施在经过1300℃高温煅烧过未上外釉的胎上,坯体的高温物理反应已基本完成,碳酸盐、碳素、硫化物及有机物均已氧化或分解排除,对釉面在烧成过程中的影响很小,故而钧红的成品率较高,而郎窑红,祭红釉料是施在未经煅烧过的生坯上,坯体在烧成过程中氧化对釉面都有程度不同的损害作用,故而郎窑红比钧红成品率低,而祭红比郎窑红的成品率就更低,更难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