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彩马的装饰非常丰富,装饰手法变化多端,使人大有常见常新的感觉。其装饰手法主要有:
彩带装饰法。这是一种利用釉料本身的流动性,在底釉的一定部位刷上浓厚的各色釉汁,任凭其自然流淌而形成的一条条斑驳的彩色条带的装饰手法,是三彩马最为常见的一种装饰手法。
点彩装饰法。即用毛笔在马的躯体上点染各色釉汁斑点,或在深色底釉上点浅色斑点,或在浅色底釉上点深色斑点,使之疏密有致,呈现出自然天成的效果。通常点蓝彩马比较名贵。
贴花装饰法。即将模印好的各种装饰物贴在三彩马的一定部位,使马显得更加华贵庄重。常见的装饰物有马鞍、披毯、铃铛、宝相花等。
绞胎装饰法。又称搅胎,即模仿大理石纹路的一种装饰手法,其操作方法,过去说法不一,经过国内科研工作者的多年努力现已基本掌握。从出土三彩器看,唐三彩的绞胎纹实际上有三种艺术表现形式:其一是器身用绞胎技术制作而成,即先用白、赭两色瓷土分别制成薄泥片,然后层层叠加,拉坯或手捏成型,使坯胎呈现大理石或类似树木年轮的纹路。其二是贴面绞胎,即将绞胎纹薄片贴在器物外面,使器物的局部呈现绞胎纹。其三是仿绞胎。
拉毛装饰法。即在马鞍部位通过刻画形成一种粗毛毯的效果。这种装饰手法在三彩骆驼身上经常见到,三彩马身上较少见。有一匹极为名贵的拉毛三彩立马,高75厘米,通体棕褐色,头小颈长,双耳直立,鞍革詹俱全,革带是饰绿色蟾蜍纹杏叶,鞍外贴塑大块绿色毛毯,体态矫健骨肉匀称,使人过目难忘。